投稿邮箱:qizhixmt@126.com
站内搜索:
旗帜网>>理论武装

如何理解“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 ?

来源:学习时报2023年07月04日11:30
文字缩放:

  提问:陈 帅 上海市虹口区副区长

  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请问如何理解这一重大判断?

  解读:唐爱军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不断推进思想解放,每一次思想解放都极大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进程。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为什么说“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根本原因就在于,它着眼于破解“古今中西之争”世纪难题,在熔铸古今、汇通中西的思想进程中实现党和国家指导思想又一次与时俱进。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关系上,“第二个结合”推动了思想解放。以往有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外来文化,它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两种不同的理论谱系,两者是外在的,甚至是格格不入的关系。“第二个结合”深刻指出,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源不同,但彼此存在高度的契合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举例说来,在宇宙观上,马克思主义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中华文化主张“天人合一”;在天下观上,马克思主义强调“自由人联合体”,中华文化主张“协和万邦”;在社会观上,马克思主义强调矛盾的同一性与差异性的辩证关系,中华文化主张“和而不同”;在道德观上,马克思主义强调在改造客观世界中改造主观世界、实现人的发展,中华文化主张“人心和善”。可见,两者具有高度的契合性。中华文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不仅是高度契合的,而且是互相成就的关系:其一,马克思主义激活了古老中华文明,中华文明在现代文明中得以接续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得以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其二,中华文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了马克思主义,来自异国他乡的马克思主义得以在中国枝繁叶茂。两者高度契合、互相成就,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

  在传统与现代关系上,“第二个结合”推动了思想解放。过去,人们对传统、传统与现代关系有诸多误解,常常囿于传统—现代两分法思维方式。传统常常被视为“现代”的对立面而存在,是现代化之外的“剩余”,凡是不属于现代的东西都被贴上了传统的标签。在性质认定上,将传统理解为落后的、愚昧的、僵化的;将现代理解为进步的、文明的、发展的。事实上,两者不是简单的对立或断裂关系,而是有着更为复杂多样的关系,在诸多方面,是相互兼容的、相互作用的。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关系至少存在三种:有些传统,比如封建观念、专制制度,是现代化的阻力,两者是否定性关系;有些传统,比如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是现代化的资源,两者是肯定性关系;有些传统,比如语言文字,是现代化的条件或基础,两者是可兼容的关系。“第二个结合”解构了传统—现代两分法思维方式,推动对传统与现代关系问题的思想解放,着重强调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化历史进程中的不可或缺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有着自身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中国式现代化不是否定传统,而是接续传统、创造新的传统的文明过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赓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而不是消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传统与现代相互交融、相互改变、相互塑造。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古之规矩,开今之生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筑牢了道路根基,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了更加宏阔深远的历史纵深,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根基。传统与现代“相互赋予”: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

  在中与西关系上,“第二个结合”推动了思想解放。近代以来,中国人在精神上长期被动,中国思想文化常常被置于“东方从属于西方”的支配—从属体系中。自从中国人接受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用几十年时间走完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成功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但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一段时间,中国学术界、理论界有些人习惯于用西方概念、话语、范式阐释中国经验、中国道路,“中国”成了“西方理论”的试验田。把西方学术思想和学术方法奉为圭臬,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是提不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理论观点的,也是不可能实现真正的精神自立、文化自信的。“第二个结合”推动了对中与西关系问题的思想解放,用中国理论阐释好中国道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坚定文化自信,坚持走自己的路,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是西方理论推演出来的,而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走出来的,也是从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史中走出来的。这一人类文明新形态,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

  在中国与马克思主义关系上,“第二个结合”推动了思想解放。长期以来,在中国与马克思主义关系的认识上,认为马克思主义改变了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中国这个广阔舞台上得到充分体现。这样的认识当然是正确的,也符合百年来的客观历史进程,但是并不全面。“第二个结合”推动了对中国与马克思主义关系问题的思想解放,两者是“双向奔赴”的关系:马克思主义深刻改变了中国,中国也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早在1945年,刘少奇就指出,“由于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极大的特殊性,以及中国的科学还不发达等条件,要使马克思主义系统地中国化,要使马克思主义从欧洲形式变为中国形式”。习近平总书记更是鲜明提出“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这一重要论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主要处理的是理论与实践、主观与客观的问题,这一结合做得再好,也仅仅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运用,无法真正“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触及古与今、中与西之间的融合发展问题,在这里产生“深刻的化学反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入到马克思主义谱系中,极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中获得丰厚滋养,具有了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总之,“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它打开了创新空间,让我们掌握了思想和文化主动,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

( 编辑:王馨悦   送签:徐雅维   签发:赵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