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郵箱:qizhixmt@126.com
站內搜索:
旗幟網>>本網專題>>中央和國家機關定點幫扶工作>>經驗交流

國家能源局探索“光伏+”現代化農業產業融合發展新模式

2023年11月24日15:54
文字縮放:

國家能源局始終把產業振興作為定點幫扶工作的重中之重,發揮行業優勢,在大力支持定點幫扶縣建設光伏發電項目的同時,積極探索光伏板下土地開發利用新路徑,有力帶動當地農業、畜牧業發展,促進農戶本地就業和村集體增收。其中,在甘肅省定西市通渭縣四新村建設的農光互補試點項目,經過兩年的摸索創新,已初步形成一套“光伏+現代農業”的建設、運行新模式新機制,為光伏與農業融合發展特別西北干旱地區光伏農業發展提供了有益經驗。

通渭縣,位於甘肅省定西市東部,平均海拔1970米,氣候干旱,資源匱乏,大風肆虐,以“苦瘠甲天下”而聞名,是160個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之一。在國家能源局十余年持續幫扶下,通渭縣立足豐富的新能源資源稟賦,大力發展風電、光伏產業,讓貧瘠荒山變成了聚寶盆。如今,通渭縣風電規模達到120萬千瓦,光伏規模26.24萬千瓦,新能源產業成為當地重要支柱產業。在此基礎上,國家能源局從行業角度關注“光伏+”經濟發展,幫助通渭縣開展農光互補試點工作,2022年啟動建設四新村農光互補產業融合示范園,嘗試高原夏菜種植,2023年種植面積達到500畝,板下蔬菜喜獲豐收,全年產值達到230余萬元,並在種植、管理、融資、收益分配等環節上探索創新,取得較好成效。

堅持優勢互補、合作共贏。通渭縣四新村光伏扶貧電站總裝機4.72萬千瓦,佔地1500余畝,廠區地勢平整,土壤肥沃,已集中流轉,具備規模化經營的有利條件。2019年建成以來,四新村曾經利用板下土地嘗試發展黑驢養殖、油用牡丹種植、大棚蔬菜種植等產業,但由於缺少資金、技術、人才等因素,農業產業發展規模較小,經營面臨多重困難,板下土地資源得不到充分利用。與四新村毗鄰的孟河村,國家能源局長期派駐第一書記,引入現代企業制度,大力發展新型村集體經濟,已在資金、技術、人才方面積累了一定基礎,但土地資源有限,難以規模化發展現代農業。為實現兩村生產要素互補和高效利用,在國家能源局挂職干部的協調撮合下,突破了行政區劃藩籬,由孟河村集體企業牽頭成立農光互補合作社,按照“飛地經濟”模式,合作開發四新村光伏板下資源,建立規劃、建設、管理和利益分配的合作機制,實現互利共贏。

堅持系統規劃、分步實施。近年來,不少地方出現了“因光廢耕”“有光無農”“重光輕農”的現象,究其原因,是農業生產經濟效益不足導致的。為探索一條經濟可持續、模式可推廣的農光互補發展路徑,在國家能源局的支持和通渭縣委、縣政府的關心指導下,合作社委托專業機構編制《通渭縣四新村農光互補產業融合示范園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對銷售市場、建設條件、建設方案、種植技術、環境影響、勞動保護、投入產出等進行系統規劃。提出“一年探索謀發展、兩年擴面除隱患、三年提質增效益”的工作思路,開展多品類種植探索,穩步擴大種植面積,注重投資回報分析,合理安排基建項目,有序提高機械化程度,確保流動資金充裕。

堅持人才為先、科學種植。萬物生長靠太陽,光伏板遮陰會對農作物產量造成一定影響,因地制宜選擇適合板下種植的高附加值農作物,利用科學手段提升產量和質量,是實現農光互補產業健康發展的關鍵。為此,合作社三管齊下,一是聘請當地農業種植大戶常駐現場參與種植,充分吸收本地種植傳統經驗﹔二是積極聯系各級科技部門,針對品種選型、尾菜處理、循環農業、高效地膜等技術,邀請專家現場指導,申報相關科技課題,獲2023年度甘肅省級科技計劃支持﹔三是從孟河村選派一名懂技術、會管理的特派員長期駐場,負責合作社經營管理,指導農業生產種植。

堅持多元合作、市場導向。農業現代化需要擺脫“小農經濟”傳統模式,實現適度規模化經營,具體包含土地經營權集中流轉、生產資料集中使用和農村勞力集中調配等。其中,生產資料集中使用的金融門檻較高,需要集中採購和使用機械設備、農資物料。合作社通過“債券+股權”模式,低成本籌措發展所必需的資金和生產資料,也將更多利益方綁定在一起,實現同向發力、利益均沾:一是通過股權和收益權置換農戶已有的農機具無償使用權,合作社減少前期固定資產投入﹔二是由致富帶頭人申請銀行貸款,作為合作社日常經營的流動性資金﹔三是孟河村將從各方籌措的幫扶資金用於給合作社生產經營,取得合作社主要股權,實現對合作社及農光互補試點工作的主導。市場開拓方面,合作社針對農產品儲運特點和市場需求,與本縣超市、食堂、餐館等採購方簽訂長期供貨協議,保障銷售量和收益確定性。同時,跟蹤縣域外農貿大市場供需和價格波動,搶抓銷售機遇,積極促成整車批量售賣。

堅持穩步試種,迭代升級。合作社採取“摸著石頭過河”的方式,積極穩妥試驗種植品種。2022年,100畝試驗田試種了甘藍、白蘿卜、胡蘿卜、娃娃菜、藜麥、紅筍。根據各品種產量和畝產值,2023年將試驗田擴大到500畝,主要種植的是甘藍和娃娃菜。通過研判市場需求和經濟價值,又同步試種了百合、馬鈴薯、蠶豆、花菜、辣椒、西芹、水果玉米等品種。目前,試驗結果顯示,花菜、水果玉米、蠶豆的產量與無光伏設施產量基本一致,且經濟附加值較高,可作為后續種植作物備選品種。2024年,產業園面積計劃擴大到1000畝,將主要種植這些備選品種。這種“試驗一批、儲備一批、推廣一批”的模式,有利於降低農業種植風險,提高投入產出效益。

堅持聯農帶農,共享收益。合作社按照股權共享共有、經營獨立自主、收益傾斜於民的思路,在保障合作社長期可持續經營的基礎上,跳出股權比例限制,提高農戶收益權比重。總體原則是按照100元/天標准,長期相對固定安排本地農民參加產業園生產勞動,根據工時每半年結清工資,並在年底按比例分紅。2022年務工24人,工資合計12.2萬元,分紅0.2萬元﹔2023年務工52人,截至9月底,工資合計68.84萬元。

在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大潮驅動下,我國光伏裝機規模仍有較大增長空間,農光互補同樣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國家能源局將以通渭試點項目為基礎,立足實際積累經驗,因地制宜推廣經驗,發展好光伏板下經濟,助力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推動鄉村全面振興。

(來源:國家能源局)

( 編輯:王曦若   送簽:王曦若   簽發:趙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