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郵箱:qizhixmt@126.com
站內搜索:
旗幟網>>本網專題>>脫貧路上·四縣好風光>>陽原縣

泥河灣遺址群

2019年10月22日15:08
文字縮放:

泥河灣遺址群位於河北陽原縣東部,桑干河北岸,化稍營鎮泥河灣村境內,位於桑干河上游的陽原盆地。距今約177萬年前,遠古的人類就活動在這片土地上,記錄了200—300萬年來泥河灣古湖變遷的完整過程。地層中飽含著古湖時期的動植物化石古人類活動的遺跡,形成了一個“天然博物館”,是研究我國古人類、古地理、古氣候、古生物及新構造運動學的寶地,在國際地質界和考古界享有盛譽,尤其是在世界早期人類起源研究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對泥河灣的系統研究形成了一門獨特的文化現象—泥河灣文化。從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我國地質和考古工作者相繼進行了大規模的發掘和研究,已發現早期文化遺存的遺址80多處,其中100萬年以上的就有25處,全國共30處。距今136萬年前的小長梁早期遺址區、10萬年左右的侯家窯中期遺址區和1萬年左右的虎頭梁晚期遺址區,統稱為泥河灣遺址群,被公認為“世界人類及其文化起源中心”,在國內和國際上具有很高的地位。在我國人類起源史上,泥河灣作為中華民族的起源地載入史冊。中華世紀壇青銅甬道起始格上記載:“距今100—300萬年,人類已出現在中華大地……我國雲南、四川、陝西、河北已發現這一時期直立人化石和文化遺存,最北一處是河北陽原小長梁。”2001年10月,馬圈溝遺址又有新的重要發現,此處人類進餐的遺跡經有關考古專家確認距今約二百萬年前。馬圈溝遺址是迄今為止包括中國在內的東亞地區發現的、最早的具有確切地層的人類活動遺址。泥河灣被譽為“人類的東方故鄉”,泥河灣遺址群於2001年6月25日被國務院批准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2年7月2日被國務院批准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05年10月被列入國家“十一·五”大遺址保護項目,在全國100處大遺址保護項目中排列36位。

泥河灣遺址群不僅是河北人民的驕傲,也是全世界寶貴的優秀文化瑰寶。泥河灣遺址群按地質年代和考古鑒定分為早、中、晚三個時期。即以小長梁遺址和馬圈溝遺址為代表的泥河灣早期遺址群(距今約150-200萬年),以侯家窯遺址為代表的泥河灣中期遺址群(距今約10-30萬年),以虎頭梁遺址為代表的泥河灣晚期遺址群(距今約1.05萬年)。主要遺址有:

1、馬圈溝遺址

馬圈溝遺址,地處泥河灣盆地東部,桑干河南岸的大田窪台地北部邊緣區,距岑家灣村約1000米處。這裡是舊石器時代早期文化遺址的集中分布區。岑家灣村北臨桑干河,南依大田窪台地北坡。由於水流的作用,這裡的泥河灣層發育了數條南北向的巨型沖溝,馬圈溝遺址正是其中的一條沖溝。在這一帶存在著一條北東--南西向的基岩正斷層,馬圈溝遺址位於該斷層的上盤,距斷層面非常近。馬圈溝遺址發現的石制品種類有石核、石片、石錘、刮削器等,從1993年以來開始對馬圈溝進行小面積發掘,2000年以來連續五年又進行了發掘,馬圈溝遺址中發現的動物骨骼化石種類有象、犀、鹿、馬、嚙齒類等。在第三文化層發現了極為難得的人類祖先餐食大象的場景,敲骨吸髓、餐食大型動物已成為人類的生存行為,在目前全世界的舊石器考古發掘中是唯一的一例。馬圈溝遺址的意義,不僅將泥河灣盆地舊石器遺址的年代,向前推進了數十萬年,達到180-200萬年左右,成為迄今為止,東亞地區發現的最早的具有確切地層的人類活動遺址,更重要的是對人類起源於非洲埃塞俄比亞的一元論提出了挑戰。

2、小長梁遺址

小長梁是位於桑干河南岸的一個小土梁。1978年,中科院古研究所的科學家們發現了小長梁遺址,經過多次發掘,發現了大量的哺乳動物化石,可以鑒定的種類有貂、古菱齒象、中國三趾馬、三門馬、披毛犀、鹿、羚羊、牛類等。三趾馬是第三紀的標志動物,可延續到第四紀早期,在泥河灣各遺址中,隻有小長梁遺址發現了這種古老動物化石。在小長梁遺址出土的石器以小型為主,有石核、石片、石器1000多件,同時還有打擊骨片。小長梁遺址形成於湖濱相沉積層中,遺物幾乎未受到擾動,屬於原地埋藏。小長梁遺址的發現,意味著早期人類就生活在小長梁一帶。做為人類活動最北端的見証,被鐫刻在北京中華世紀壇的青銅甬道上。

小長梁遺址-第四紀標准地層

3、侯家窯遺址

侯家窯遺址位於泥河灣盆地西北部。1974年,賈蘭坡和衛奇發現了該遺址。遺址的年代為距今10.4-12.5萬年。屬於舊石器中期遺址的典型代表。出土了數以千計的石球是該遺址的代表性器物。人類化石的發現是該遺址發掘的重要收獲之一,發現人類化石材料18件,枕骨2塊、頂骨11塊。有的頭骨標本有明顯的切割痕跡,學者們推測這可能是人吃人的結果。有一例頭骨的頂骨的后部有一個直徑9.5毫米的孔,孔緣已經愈合,愈合時間至少有兩個星期以上,這可能是目前為止,發現的最早的外科環鑽手術。

4、虎頭梁遺址

虎頭梁遺址位於陽原縣東部25公裡處。1965年中國科學院科學家首先發現。1972-1974年中科院蓋培、衛奇等在虎頭梁一帶進行調查發掘。在遺址中與文化遺物一同發現的動物化石數量較多,可鑒定的化石有:蛙、駝鳥、似布田鼠、蒙古黃鼠、中華鼢鼠、變種倉鼠、狼、野馬、野驢、鹿、牛、普氏羚羊、鵝喉羚、轉角羚羊、野豬。此外,在遺址附近還發現了披毛犀和納瑪象化石。虎頭梁遺址出土的石錘和石砧共7件,其中石錘5件,石砧2件。出土盤狀和龜背狀石核16件,楔形石核共236件,柱狀石核17件,出土兩極石片10件,出土的圓頭刮削器221件,同時出土的有13件扁珠裝飾品。虎頭梁遺址的地質時代為更新世晚期之末,文化時代為舊石器時代晚期的較晚階段。絕對年代應在1萬年左右。在虎頭梁的於家溝遺址中發現了夾砂黃褐色陶片和哺乳動物化石,對研究舊石器時代向新石器時代過渡,以及農業起源、制陶起源等具有重要意義,填補了華北舊石器時代文化系列中的一個空白,被評為1998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 

( 編輯:宋美琪      簽發:白 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