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郵箱:qizhixmt@126.com
站內搜索:
旗幟網>>本網專題>>脫貧路上·四縣好風光>>臨城縣

歷史文化

2019年10月22日11:16
文字縮放:

臨城縣歷史悠久,新石器晚期就有人類在此聚居,迄今已有5000年的歷史。商周時期曾為名城古郡。春秋時,縣境屬晉地,筑有臨邑城。《左傳·哀公四年》中“趙稷奔臨”即此。戰國初,北部屬中山國房子轄域,南部為趙國屬地。西漢建房子縣(縣治在高邑縣境內倉房村),屬恆山郡﹔東漢建武十七年,縣隨郡並入中山國,二十年,析置常山郡,仍轄房子縣。三國魏太和六年封趙國,房子為趙國都。唐朝天寶元年,房子縣更名為臨城縣,並將縣治遷至今址。至今已有1200年。至德二年,朱全忠晉封魏王,臨城縣因避朱全忠父親名諱,復名房子縣。五代后唐時,房子縣又更名臨城縣,仍屬趙州。宋代熙六年,隆平縣降為隆平鎮並入臨城縣。宣和元年,趙州升為慶源府,仍轄臨城縣。金、元、明、清臨城均屬趙州。民國2年,臨城縣屬直隸省冀南道,1928年,臨城歸屬河北省,至今未變。文化底蘊深厚,漢代房子已是有名的“絲綢之鄉”,所產白綢作為貢品,時與蜀錦媲美﹔隋唐時期白瓷,以“類銀類雪”聞名中外。臨城縣文化遺跡頗多。有仰韻文化遺址、龍山文化遺址、商周文化遺址、春秋時期晉臨邑城遺址和漢代柏暢城遺址﹔隋唐時代的瓷窯遺址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建於宋代的普利寺塔,建於明代的護城古堤和息波亭,還有竹壁村民陳氏三代人跨明清接力60年修筑的三叉兩孔蛤蟆橋,至今保存完好。它們都凝聚了臨城先民的智慧,銘記著臨城歷史的民展軌跡。“一窯”:隋唐時期的邢窯遺址。當時所產的邢瓷是中國最早的日用細瓷,與越州青瓷以“南青北白”蜚聲中外。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臨城發現多處遺址,因此又稱 “邢瓷故裡”、“白瓷源頭”。為發掘邢窯文化,縣委、縣政府斥巨資修建了全國首家邢窯博物館,現已對外開放。“一塔”:建於宋代的普利寺塔。由宋徽宗親自督建,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塔身為磚質結構,高33米,共9層,每層四角舊有玲瓏鐵鐘一挂,晚風襲來,叮鐺作響,有“普利晚鐘”之稱﹔塔外壁四周磚刻974個佛像,內壁磚刻40個佛像,形態各異,栩栩如生,故又名“萬佛塔”。“一名將”:三國時期的名將趙雲。傳說為臨城澄底村人,現存有趙雲故裡石碑和古墓,《趙雲故裡傳說》入選河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常勝將軍趙子龍的“忠、義、仁、智、勇”精神激勵著臨城人民在新的歷史時期自信自強、拼搏奮進。另外還有:息波亭,位於縣城西護城石堤上,俗稱八卦亭,佔地32平方米。舊志載,明萬歷十六年知縣程鵬摶建,清康熙二十二年知縣宋廣業重修。亭呈八角形,高5.5米,內施斗八藻井,外為八角攢尖布瓦頂,造形精美。外八柱以上以隸、楷兩體刻著14條古文名句,字體豐潤勁媚。亭內有石桌石凳,古時是文人雅士邀朋聚會之處。護城石堤,位於縣城西側,為防水患而建。始建於明隆慶三年、萬歷七年與二十五年歷年修筑。古堤長800米,高3米,寬2.4米,為巨形青石筑砌。堤南端有一碑碣,長寬均為1.8米,青石鐫刻,碑陽為明萬歷二十五年知縣程鵬摶為修筑河堤的呈文,共1585字,碑文均為陰刻楷書,書法剛勁有力,具有較高的藝術造詣。碑文記載了河水泛濫、城池受危經過,對考証古河道的歷史演變具有寶貴的科學研究價值。蛤蟆橋,位於縣城西北14公裡竹壁村東。因橋下有巨石形似蛤蟆而得名。據舊志載,橋始建於明崇禎三年,完工於清康熙三十年,為竹壁村民陳志美、陳三光、陳文顯祖孫三代接力修造而成。此橋青石筑成,長108米,寬5米,高8米,三叉兩孔,呈人字形,故又名雙脊橋或者雙濟橋,古時為臨城縣南北交通要道,現保存基本完好。臨城南調,主要分布於臨城縣西部山區趙庄鄉一帶,一般用於大戲演出,也用於民間小班,還可以自娛自樂,長期在民間流傳,深受群眾喜愛。“南調”在清末傳入臨城,迄今已有100多年歷史,傳承全靠一代一代地身傳口授,傳入本地以后,吸收了本地的優秀文化,與本地語言、民俗相融合,形成了具有臨城地方特色的“南調”文化。 臨城“南調”是中國傳統戲曲藝術萬花叢中較為古老的一支,對研究豫劇的起源有一定的參考價值。臨城“南調”的板式豐富,慢板綿軟悠長,快板行雲流水,與本地語言、民俗相融合,風味別具一格,及時發掘、搶救和保護,將對戲曲發展產生較大的推動作用。

( 編輯:宋美琪   送簽:宋美琪   簽發:白 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