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郵箱:qizhixmt@126.com
站內搜索:
旗幟網>>本網專題>>脫貧路上·四縣好風光>>平山縣

冀晉古塞長城下, 太行深處桃花源

來源:平山縣人民政府2019年10月22日11:03
文字縮放:

這裡是《天仙配》中董永的故鄉,也是當年冀晉交界處方園幾十裡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古老的石窯洞、卵石鋪砌的街道.........見証著歲月的滄桑。

黃安村是位於太行山深處的一個小山村,隸屬平山縣北冶鄉,東鄰沕沕水,北靠天桂山。村落坐北朝南,四面環山, 站在高處俯瞰,村庄外廓就像一輪清晰的月牙兒,一條季節河自西向東,彎彎地在村南環繞而過。周圍山峰林立,陡峭絕壁,如天然屏風,是我國北方罕見的喀斯特地貌景觀。這裡風景秀麗,氣候溫和,四季分明。藏於深山,遠離鬧市,白雲藍天下,綠草青山間,人們過著悠然自得的田園生活。

有詩《詠黃安》為証:

群峰列屏橫空碧,霜染層林滿山紅。

山居民俗遺古韻,地靈人杰唱新聲。

風送蟬鳴來枕畔,月移山影到床前。

冀晉古塞長城下,太行深處桃花源。

相傳,元代至正元年間,有人在此建造寺院,時名皇安寺。隨后到明代有黃、高、丁姓人家相繼入住聚居成村。這裡山峰土黃染壁,又是晉冀通商的首道關口,故村庄取名“黃安關”,到民國時期改為黃安。

古村落見証滄桑歷史

黃安存現存建筑面積6萬多平米,有窯洞150眼,以青瓦房為主的四合院22座,三合院20座,一字西排房1座,二層樓閣一處。舊時的主街道是以鵝卵石鋪就,在村中央貫穿東西,全長800米。村民住房分居街道南北兩旁,主街道兩端建有玉皇閣,東端玉皇閣文革時期已拆除。

山村整體風貌保護較為完整,保持了明清時代期的建筑特點。院落建筑主要為木構架青瓦屋頂,瓦當吻獸,部分房屋屋脊雕花,形式不一,青磚、青石砌牆。窯洞全部是青石砌牆,青石拱頂,一拱一眼。以四合院、三合院為主,部分院落正房為二層樓閣,並結合山地特點,形成二進高低院落。街北以北房為正房,院門向南開向主街,街南以西房為正房,院門向北開向主街。沿街部分院落的廂房向街處開門,作為商鋪,形成集市一條街的基本框架。

黃安村現存的古建筑,可謂千年之絕作,文化之精品,古跡之魂寶,典型的代表作有玉皇閣、邢家大院、趙家樓院、高家大院、天主堂,早的誕生在明初,最晚的也是建於明末清初,故有不同的時代風格,且代表了青瓦建筑和窯洞建筑的兩大類型。

玉皇閣結構精密,古朴典雅,氣勢恢宏。筑體分為兩層,下層為青石徹牆,青石拱頂。上層為青磚砌牆,木構架,青瓦屋頂,瓦當吻獸。閣頂拱檐脊柱,飛檐挑角,流光溢彩,華美秀麗。閣中梁柱坊棟,金粉彩繪,書畫古韻,神怡奪目,壁畫精致細巧,神像栩栩如生,有龍有鳳,有舞、有飛、有騰,祥和昭瑞,實乃絕世之作。從一層進入二層以石階為梯。

黃安村古建筑不僅有著共同的時代特征,而且具有各自的獨到之處。院中院,院院相通,多以四 合院,穿心院、過庭院等院落形式為主,高家大院就體現了這類建筑特征。邢家大院則體現以雕刻精湛、裝飾精美、門墩、柱墩以石雕刻為主,門楣屋脊、屋檐窗台以木雕、磚雕為主。趙家樓院,窯洞為一層,二層為青石徹牆青瓦拱頂,當時趙家樓院可獨覽四周風光,是其他大院不可媲美的。

天主堂誕生於八國聯軍入京,當時八國聯軍進入到黃安,處國傳教士隨著到了黃安,建立了天主堂,天主堂保存基本完好,只是原來的石式十字架已被破壞,換之為鐵式十字架,雖僅一處變換,形象也大有損之。

晉冀交界處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黃安關是晉冀之交通要道,也是當年兵家必爭之地,這裡遺留的明長城、藏兵洞、烽火台都歷經過古時的硝煙。古黃安設有駐軍,在西台設有演兵點兵的校場,現稱為校場。古黃安設有官洞、官地。所謂官洞就是統治這一地區的官員居住的地方,也是官員巡防、辦事的驛站。他們在這裡處理公務、辦案,察訪民情,提審人員﹔官地則為官員提供的糧食、蔬菜所用。官洞、官地的說法一直沿伸到現在,可惜官洞前幾年已被拆除。

黃安村的中心街道貫穿村中央,也是集市的中心地帶。舊集市設有騾馬交易,分設有三個騾馬店,街道兩旁分別設有上馬石、下馬石、拴馬石,並設煤炭交易、糧食交易、麻布交易,土特產交易、勞動工具交易等,分列街道兩旁。還有一些小商販,挑著貨擔打著小鼓叫買一些日用品,當時做著飯館生意的二處商鋪至今保存完整。

黃安建有一座精致美觀的戲樓,有自己組建的村民劇團,開始唱腔為山西梆子后改為絲弦,這一帶其他村村民經常到黃安村來看戲,也經常請戲到對方村演出。古裝行頭,刀槍棍劍、鼓鑼琴釵基本保存完好。

黃安村的社火比較聞名,古黃安幾乎家家學武,自請武教官,一是強身健體,二是攻打防身。一些會武之人,還參加了當年的“下口砸鹽店”和“木盤分糧”。農歷四月十八是黃安村傳統廟會,本村劇團唱戲三天,其他村的武術愛好者都來黃安村來“趕社火”,以武會友,一村一場,輪流過場,比賽到最后是“跑陣子”,也叫“跑旱船”,領頭人舉著旗子在前面領陣,各村一隊高舉著自己的手中的武器在后面跟跑,就像古戰場擺的方陣一樣,如蛇行梭,眼花繚亂,一個個高聲吶喊,甚是威武壯觀。

經濟的繁榮為文化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經濟基礎,宗教文化應運而生,昔日黃安寺廟堂閣較多,有東西玉皇閣、奶奶廟、土地廟、山神廟后廟、神房台、還有從國外引進來的天主堂。隨著歲月的流逝,很多昔日香火旺盛的寺廟早已不復存在,現存的隻有奶奶廟、山神廟、西玉皇閣和天主堂了。

說起玉皇閣,還有一段鮮為人知的美麗傳說,《天仙配》的故事就發生在這裡。在很久很久以前,天宮的七仙女私自下凡,來到人間,相中了黃安村的小伙子董永(實名叫丁永,由於方言的原因誤傳為董永),於是,讓土地撮合,以古槐為媒,婚配董永,從此,留在黃安村男耕女織,和美相守,玉皇大帝每逢四月十八都要來黃安村看望女兒,村民們就專門在村東、西兩處為玉帝修建二所人間行宮,就是現在的“玉皇閣”,為媒的那棵古槐,由於當時過於高興,以至於合不攏嘴,所以現在樹身中央咧有一道大縫。

石料工藝,在當時村民中極為普遍,開鑿石料,修房蓋屋,賴以生存,古宅院中,諸如門墩、柱墩、窗台、條石等石料、石雕工藝就出自村民石匠之手,石匠工藝繼承數代經久不衰。手工文化,如剪紙、刺繡納鞋底、繡鞋墊仍在流行。其他如中醫文化、整骨文化也曾流傳盛行。

走進黃安,品味黃安,漫步古村幽巷,歷史古跡舉目可見,探訪閱歷老者,文化傳奇張耳可聞。流失的歲月留下了厚重的文化遺存,卻也為昔日的輝煌打上了滄桑的印記。歷史的熒光屏正變得支離破碎,但當人們拼接起這些文化碎片的時候,豁然發現,傳統民俗文化的杰作,依然始終見証著黃安古文化的興衰,訴說著歲月的流失和變遷。

( 編輯:宋美琪   送簽:宋美琪   簽發:白 翔 )